队伍四:惠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轻骑兵队伍分为7个小分队,根据自己队员专业特色和挂钩县区的实际农业生产情况,积极开展轻骑兵技术服务。
忻城县粤桂协作糯玉米冷链保鲜产业园。今年,通过粤桂协作投入广东帮扶资金430万元,实施忻城县糯玉米冷链升级改造项目,持续完善区域性农特绿色产品生产深加工、仓促保鲜、质量检控、物流配送等专业化产销体系,推动忻城糯玉米产业全面升级。
目前,忻城县不仅在甜糯玉米种植生产端形成了技术标准并进行推广,在品牌端也启用了一标一码一单防伪溯源码包装,一标指区域公用品牌(土司贡礼)标,一码指网络溯源二维码,一单指政府监管检测单。全县共有糯玉米加工企业28家,开发出了糯玉米头、熟制甜糯玉米棒、即食罐装糯玉米粥、糯玉米面等特色深加工产品。忻城甜糯玉米制品团体标准发布实施。今年冬季玉米上市,大家对粤桂协作联手打造的‘土司贡礼甜糯玉米这套品牌体系的推广落地十分期待。消费者只需用手机对网络溯源二维码进行扫码就能查看甜糯玉米的种植地块、品种、种植过程、检测报告等信息。
忻城糯玉米颗粒为椭圆形,颗粒圆润饱满,加工脱皮后籽粒呈乳白色。土壤墒情站,为玉米检测土壤的湿度和温度。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 非瘟、蓝耳和腹泻仍然主要防控疾病,动物疫苗产能处于严重过剩 主持人: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地疫病形势严峻。
现在提倡减抗,则导致以前很多依靠药物防控的如猪丹毒、喘气病、传染性胸膜炎肺炎等疾病,就不能通过抗生素进行防控了,因而要引起重视。但为什么现在兽药企业还有这么多?原因之一是兽药的利润相对较高,很多外来资本流入到这个行业。到底是用贵一点好,还是便宜一点一点好,还是要用数据来说话。但是不要有过高期望,要保持平常心。
美保龙生物疫苗总裁欧伟业 宁宜宝:第二次GMP改造需要的投入很大,特别是对于生物制品企业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广西大学教授黄伟坚 主持人:由于难抵亏损压力,不少散户相继退出行业,部分地区据说比例已达80%。
从流行性腹泻来看,尽管非洲猪瘟以后,猪场由于环境消毒的加强和设施设备更新换代,腹泻发病率有所减少,但也不乏有一些因管理不规范、饲养条件差而发病严重的企业。今年下半年能繁母猪的产能去化,以及九、十月份仔猪价格回落到成本线以下,这对于明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猪价,有一定向好空间。目前,全国有120多家动物疫苗企业,按现有生产设计规模,我认为,通过新版GMP的企业中, 30%左右大型企业的产能应该就基本可以满足全国市场供应。从国外动保情况来看,我认为,中国的疫苗企业有10家就够了。
邹增丁:希望明年或今后,猪价微利化,平稳化,行稳致远。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就是要通过前沿技术,例如将蓝耳苗从现在的80分,逐渐做到85分、90分、95分,把蓝耳苗做得越来越好,并继续做下去,就盯着一个损失最大、危害最大,并且国家要净化的病,做好一个大单品。练智文:突出自身竞争力,机会总会出现的。在行情长期低迷下,8元/斤还能被视为养猪成本的生命线吗?目前各位养猪成本、目标成本分别是多少?在降低成本上制定了哪些新策略?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更元担任论坛主持人 刘向东:原来我们养猪把成本做到8块,可能就比较理想了。
扬翔像大概在2016、2017年的时候,提出了6元成本扬翔领航,但随着目前大宗原料等情况波动,现在大家觉得可能做到7块,相对来说就比较有竞争力,目前大部分头部企业也尽量在往7元/斤以下去做。所以种猪是让农场亏得最少或更能保持盈利空间。
广东美加宝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练智文 主持人:猪企负债率成为今年行业热词。2024年养猪业的出路在哪? 12月10日,在正业生物特约第13届中国农牧业风云会暨2023农财宝典新牧网年会上,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蔡更元,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广西大学教授黄伟坚,美保龙生物疫苗总裁欧伟业,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研究员宁宜宝,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副总裁邹增丁,扬翔股份养猪事业部总裁刘向东,广东美加宝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练智文等8位行业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行情与疫情进行圆桌探讨。
大家也可以看到,现在特别是大企业没有真正减产,他们只是现在不养而已,产能都还在,要产能上去是很容易的。因为产业波动带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任何国家生猪产业来说,都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据各位了解,哪些疫病比较棘手?影响疫病频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容易疏忽且需要重点防御的环节有哪些? 宁宜宝:非洲猪瘟仍然是当前疫病防控中最主要的疾病,在当前没有疫苗的情况下,防控好非瘟,我们要有严格的综合防控措施,靠搞好引种、精准清除和生物、物理隔离防控,靠病原的清除。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猪价就受到很大压力。这种情况下,如何去生存,保持竞争力? 我认为还是要用心、专心、专注,利用前沿科技做好大单品。大家了解到的情况如何?照这样的速度,散户会彻底退出市场吗? 朱增勇:我认为从中长期来讲,散户退出是不可逆的趋势。
谈到降本,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对于我们扬翔来说,主要有几个方面。因为整个产业的形态变了,猪周期跟以往相比也会有较大差异。
此外,非洲猪瘟后,中兽药企业、诊断制品企业、消毒剂企业等类型企业也明显增多。与业内会淘汰至少30%的兽药厂预期并不一致。
当前,国家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对于猪企来说,是否可以多思考将一部分利润放给农民或者地方经济,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猪周期失灵了吗?如何看待当前行情变化?后市将会如何走向? 朱增勇:猪周期肯定是存在的。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原研究员宁宜宝 邹增丁:从我们卖的疫苗和药品的比例来看,非瘟、蓝耳和PED这一块产品大概占40%~50%。前三季度国内上市猪企负债率普遍高于70%。现在养猪行业,设施设备都已经非常发达了,把工具用好,把目标明确好就可以。朱增勇:转变心态,客观冷静,带动我们整个成本竞争力的提升。
宁宜宝: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从2007年到现在,养殖户减少了3/4,平均每年大概要退出150万户左右。
8位圆桌论坛嘉宾现场 7元/斤以下成本更有竞争力,散户退出是不可逆的趋势 主持人:降低成本始终是养猪业的主旋律。从国内整个疫苗的生产能力状况来看,处于严重过剩状态,重复投资,资源浪费比较大。
扬翔股份养猪事业部总裁刘向东 练智文:作为一个农场,最重要的就是种猪饲料和管理。由于今年原料比较贵,我们现在的成本在7块8到8块左右,明年应该能做到7块到7块5。
从饲料来看,这两年由于养殖行情不好,很多公司会在饲料上节约成本,当然这个也是非常对的,但是不断减少成本,猪在肉色、屠宰率以及生长周期上会有差异。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商品猪场,甚至连维生素、多矿都会减少,只要保证猪活着就行,所以这一块也对整个免疫带来极大挑战。后期猪周期可能整体会呈现窄幅箱体震荡特征,直到没法预测的一个因素出现,才会打破这种平衡。在基因,也就是品种这一块,我们明年会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母本方面主要会在提高母猪产仔数(稳定在13头左右)以及肥猪生长速度上进行发力。
温氏大华农副总裁兼添加剂公司总经理邹增丁 主持人:截至今年10月,通过新版gmp的兽药厂家超过1600家。有消息说,明年三四月份的豆粕会降到3400多亿吨,如果能降到这个区间,我觉得通过不断改良种猪,以及优化市场管理,7块钱成本我觉得是能够达到的。
而在行情之外,各种疫病不止不休,让养猪人劳心费神。各位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黄伟坚:主要原因一方面还是由于非洲猪瘟的后遗症,大家对养猪业预期过大。
八位圆桌论坛嘉宾合影 【记者】熊亚琴 【来源】南方农村报 农财宝典新牧网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张帆。另一方面,是资本力量太大,我在走访过程当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有资金能支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